《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重磅来袭,释放了什么信号?-凯发网
kehuduan
客户端
weixin
微 信
weibo
微 博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新车评网 > 导购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重磅来袭,释放了什么信号?-凯发网

2022-12-16 13:28:13   来源:证券之星

又一次沉重的政策打击。

日前,官方发布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明确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外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并围绕扩大内需阐述了其背景,意义,发展目标等重点内容

很深刻,很耐人寻味。

我们之所以专门针对扩大内需战略进行规划,根本原因是我们确实已经到了需要全力拼经济的时刻。

回顾2022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可谓一波三折由于奥米克隆变异株在国内多次开花,加上病毒潜伏期缩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得多地疫情蔓延频繁,大大增加了防控难度许多地区多次采取强力措施封控,导致许多行业生产经营中断,人流物流受阻,许多企业经营持续承压,国民经济屡受干扰

但进入11月以来,伴随着我国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一度困扰各行各业运行的不利因素正在逐步减弱,振兴经济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在最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更好地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协调发展与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这充分表明了高层在2023年恢复国民经济运行的决心

那么,为什么如此重视扩大内需呢。

一提到内需,就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外需事实上,在中国经济崛起的道路上,外需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中国不断参与和融入全球分工和专业化体系一方面,它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将国内产品销往国外,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环节的国际竞争优势,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

得益于此,中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不仅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大大提高了本土产业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中国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可是,最近几年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外需的情况受海外政策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如果过度依赖外部循环方式发展经济,一旦外需变得疲软或海外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久而久之,经济增长的主动权将难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伴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中国的出口动力确实在减弱2022年11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下降8.7%,进口同比下降10.6%,难以支撑中国经济复苏

另一方面,由于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一直集中在纺织服装,鞋类和玩具等轻工业产品上,而进口产品则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长期的结果是低附加值产业的不断扩张,不利于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使中国更难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和抢占全球价值链上游,更容易在核心技术上被西方发达国家卡住,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基于以上,无论是出于经济还是安全的考虑,我们都不能继续把增长的主要动力建立在疲软的海外需求上,而应该着眼于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明智的做法是注重修炼内功,以增强经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免疫力特别是考虑到在之前疫情防控比较严格的时期,中国的内需受到了抑制,很难得到有效释放而目前防疫措施的大幅度调整,给了这个很大的回旋余地和反弹空间,自然大有可为

所以《纲要》的出台恰逢其时。

扩大内需,最重要的一定是促进消费。

反映在数据上,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尽如人意的表现wind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仅为0.6%,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8.1%的增速,从月度数据来看,今年前10个月,有4个月社零同比为负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领域,7个月月收入为负

同时,反复出现的疫情严重压制了人们的出行,导致旅游业损失惨重文化和旅游部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数20.94亿人次,同比下降22.1%,仅为2019年同期的45.6%,不足疫情前的50%,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1.72万亿元,同比下降27.2%,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39.48%,甚至不足40%

在外需减弱,投资空间饱和的背景下,需要倒逼政策端快速释放内需空间来强化经济增长的动力,消费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疫情防控新阶段,松绑是大势所趋,消费市场有望迎来实质性好转理论上,之前严格的防疫措施直接制约了线下聚集人群和旅游的消费场景,所以逐步放开后,餐饮,旅游,线下零售等领域有望迎来强劲复苏,直接带动整个消费市场的复苏

但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由于早期严格防疫的惯性,一些人主观上还没有完全适应最新的防疫理念,全国各地新增病例仍然居高不下,而且很可能还会继续增加,这使得很多人仍然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同时,一些低收入人群和收入缺乏稳定性的人群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也难以快速提振消费信心结合海外经验,大多数国家从调控政策调整到消费基本恢复需要经历2—4个季度的周期这或许也预示着中国消费市场在接下来的复苏过程中很难一帆风顺

所以,要想进一步挖掘国人的消费潜力,真正让消费发挥基础性作用,进而助力国民经济的复苏,还是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

那么,下一步如何提振消费呢。

在我看来,短期内,发放消费券和举办促销活动仍然是提振消费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指出的是,直接给低收入家庭和贫困群体发放现金比发放消费券要好,因为低收入家庭和贫困群体对收入变化更为敏感,甚至几百元的意外之财也能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因此,可以探索现金补贴与发放消费券相结合的多元化补贴模式,发挥各自优势,精准应对风险,进而在促进消费复苏的同时提高居民整体福利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还应该加快消除一系列抑制消费的障碍,如有效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开始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妥善处理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以解决人们对消费的担忧。

此外,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国人日益旺盛的品质消费和日益成熟的消费心态,客观上呼唤着新一轮品质革命的到来,而消费市场的供给侧需要全方位升级,包括产品研发,创意设计,性能控制,产品包装和营销在此机遇下,本土消费品牌有望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创造,进而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进一步吸引和巩固消费者,迎合消费升级,这也将是未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环节

凯发app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中国新车评网网站地图

中国新车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新车评网app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